《悉达多》- 通往快乐的圆融之路
前言
我极喜欢黑塞的作品,他爱描写自我觉察和醒悟之旅,这类故事让我深有共鸣。自我觉察是稀有品质。如今,人们拥有丰富到冗余的物质生活,骄傲地沉迷于其中而不自知,自觉便更显稀有。而黑塞和他的主人公,带着勇敢的自我灵性故事,穿越百年时空,抨击着人们的心。了解卡门青,了解荒原狼,了解悉达多,在现代性把人类灵性压迫到麻木的现代,便显要重。
《悉达多》此书,故事简雅,道理深长。而众者析之,滞于故事皮表,视灵性探索脉络而不见,感阴阳哲思而不能。故笔万余字,试与读友共循黑塞之想,以致其所欲达。
关于黑塞
赫尔曼·黑塞(Hermann Hesse,1877年7月2日~1962年8月9日),德国作家,诗人。出生在德国,1919年迁居瑞士,1923年46岁入瑞士籍。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,比较重要的有:冯泰纳奖、诺贝尔奖、歌德奖。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。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,享寿85岁。
他难以列入德国文学家的任何一种流派中。黑塞不遗余力地探索广含人性的种种不同可能,意即“非分裂状况中的人性”。
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——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,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。– 诺贝尔获奖辞。
以上来自维基百科。
作品列表
作品类别 | 原文名 | 年份 |
---|---|---|
小说 | ||
《[彼得·卡门青](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彼得·卡门青)》 | Peter Camenzind | 1904 |
《在轮下》 | Unterm Rad | 1906 |
《盖特露德》 | Gertrud | 1910 |
《印度之行》 | Aus Indien | 1913 |
《艺术家的命运》 | Roßhalde | 1914 |
《漂泊的灵魂》 | Knulp | 1915 |
《青春是美好的》 | Schön ist die Jugend | 1916 |
《[德米安](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德米安)》 | Demian | 1919 |
《克林索最后的夏季》 | Klingsors letzter Sommer | 1920 |
《[悉达多](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悉达多/14922266)》 | Siddhartha | 1922 |
《[荒原狼](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荒原狼)》 | Der Steppenwolf | 1927 |
《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》 | Narziß und Goldmund | 1930 |
《东方之旅》 | Die Morgenlandfahrt | 1932 |
《[玻璃球游戏](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玻璃球游戏)》 | Das Glasperlenspiel | 1943 |
《园圃之歌》 | Freunde am Garten | |
诗歌 | ||
《浪漫之歌》 | Romantische Lieder | 1899 |
《孤独者之歌》 | Musik des Einsamen | 1915 |
《一根断枝的呻吟》 | 1962 | |
散文 | ||
《堤契诺之歌》 | Tessin:Betrachtungen,Gedichteund Aquarelle des Autors | 1955 |
《卡门青》试读
卡门青得以靠书评谋一份作家的工作,并且有机会经常接触中产阶级的社交圈子。对这种中产生活他感到的束缚远多过快乐,作为一名土家伙,他并不会因自己的身份和圈子而感到虚荣,反而要在酒吧发泄这种不适应,才能放松地入睡,这又让他患上和父亲一样的酒瘾。
游走在人群中间,跟这个说一句,跟那个聊一会儿,在每个人身边停留片刻,尝试恭维某位帮大家沏茶的女士,两人的交心私语、演奏钢琴曲,同时做几件看似有趣的娱乐活动——这样的事我可做不到。我最受不了的是,我非得谈论文学和艺术不可。我观察到,对于这样的话题,人们大多不经思索、虚伪矫情,他们只是为更多的谎言和空谈提供了发挥的机会。我也用尽全力跟着说谎,但是没有任何乐趣,反倒觉得这样的废话实在无聊而且让人丢脸。我宁愿听一个女人聊她的孩子,或者跟别人讲讲自己的旅行以及旅途中发生在我身上的小事,或者聊点实际发生的事情也好。如果真是这样,我通常会变得很亲切,几乎很愉快。
– 和《荒原狼》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类似,讨厌人类交情中的虚伪。这就是我喜欢黑塞的一大原因。
他爱的女人最后都没有和他在一起。他用诗人般的心储存着和每一个女孩的悸动,没有性,只有纯洁的浪漫。在被这些社交、女人伤害后,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贫穷的木匠,并且:
我越发频繁地去拜访木匠,在那里,我不仅忘掉了虚伪无用的社交礼仪,而且忘掉了我的悲伤和弱点。
和朴素的穷人交往,让它感到真实。木匠的残疾妻弟弟博比身上散发的敏锐、善良,也让卡门青深受感动,以至于他觉得和博比同居并且负责他的饮食起居,过得非常快乐直至波比死去。
– 和船匠、河水的友谊类似。
此间,他依旧会不时地去远行、登山,和一些山里的乡亲们相处非常融洽。后来父亲罹患重病他回到家乡,与父亲重归于好,能时常享受劳作的乐趣,和与淳朴乡亲们的日常。
– 和悉达多最后尊重、欣赏人们的情感类似
我在智慧的国度和所谓的文化界当中横冲直撞了几下,就好像叔叔那次著名的帆船出航一样——只是我为此花费了更多的金钱、付出更多努力以及那些宝贵的时光。现在,我的表兄弟库奥尼给我修短了胡子,我又穿上阿尔卑斯山民特有的皮短裤,挽起袖口,走在大山之中,我再一次完全变回了本地人的样子。
这个土家伙最后还是回归了土地,依旧孤独,却有归处。
《悉达多》背景
创作始于1919年12月,在此之前,已过不惑之年的作者在个人生活上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。
1919年4月,黑塞结束了在德国战俘救济所的工作之后,几乎一贫如洗,只能靠费舍尔出版社给他提供的资助勉强维持生计;家庭生活也陷入了困境,妻子由于精神分裂症而不得不一再住进精神病院,他被迫将三个儿子送到朋友处寄养,他本人也多次接受了精神分析的治疗。
释迦牟尼,佛教创始人。姓乔达摩,名悉达多。“释迦牟尼”(Śākyamuni)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。
我读悉达多
就每章,我将列举核心段落一二,发表浅见二三,以示作者之意。
本文以黑塞. (2017). 悉达多. 天津人民出版社,姜乙译本为参,因其言辞优美,为翻译上品。
婆罗门之子
可阿特曼在哪里?去哪里找它,何处是它的居所?它永恒的心房在何处跳动?难道不是在内在的“我”中,在每个人坚不可摧的内心深处跳动吗?然而这“我”,这深处,这最终的阿特曼在哪里?它不是筋骨和肉体,不是思想和知觉,如智者们教诲的那样。它在哪里?哪里另有一条迫近“我”,迫近内在,迫近阿特曼的路?一条更值得寻找的路?啊,没人能指明这条路。没人认得它。不论父亲、老师还是智者。即便在颂神祭歌中也无从寻得。哪怕婆罗门及其神圣之书包罗万象:创世、语言的起源、饮食、呼吸、感官秩序,诸神的作为——它确实极为渊博——但它如果不知晓那最重要的、唯一的东西,了解上述这一切又有何意义? - P4-5
阿特曼,Atman,来自古印度梵文,灵魂的意思。阿特曼,作为一种核心真理,要如何触达 ,这是悉达多的终极疑问、全文主题。虽然对于如何得道,悉达多不确定,但他确定阿特曼不是“思想和直觉,如智者们教诲的那样”,也无法被指明,“没人能指明这条路。没人认得它。不论父亲、老师还是智者”。阿特曼、道,作为真理、智慧,只能去亲历、体验。体验只能通过经历获得的道理,将在后面不断重复。
沙门
悉达多唯一的目标是堕入空无。无渴慕,无愿望,无梦想。无喜无悲。“我”被去除,不复存在。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,在无“我”的深思中听便奇迹。这是他的目标。当“我”被彻底征服,当“我”消亡,当渴求和欲望在心中寂灭,那最终的、最深的非“我”存在,那个大秘密,必定觉醒。 - P13
如何贴近阿特曼?悉达多的第一个尝试,是让“渴求和欲望在心中寂灭”,消除感官自我。他认为,消除了感受、欲望等外在蒙障,就能发现智慧、发现阿特曼。
悉达多道:“他已六十岁,依然没有证悟涅槃。他将七十岁,八十岁;你和我,我们也同样会变老,也将继续修习、斋戒、冥想。但我们不会证悟涅槃。他不会,我们也不会。哦,乔文达,我想,可能所有沙门都无法证悟涅槃。我们只寻得安慰、麻醉,我们只学了些迷惑自己的把戏。我们根本没有找到那条道中之道。” - P17
虽然悉达多学会了如何克服自己的欲望,可以十几天不吃东西并忽视饥饿,但它认为这“只学了些迷惑自己的把戏”。克服感官,并没有接近阿特曼,“那条道中之道”。
于是他们去拜见佛陀。
乔达摩
佛陀缄默前行,陷于沉思。他宁静的面庞无悲无喜,又仿佛从内心绽放轻柔的微笑。佛陀安详肃静地前行,带着隐约的微笑,宛如一个健康的孩童。他严格依照规范,同他的徒众着一致的僧衣,迈同样的步履。只是他的面庞,他的步态,他安然低垂的眼帘,宁和垂下的手臂,乃至他手上的每根指头都流露和平,彰显完善。他无欲满足,无所模仿。在恒久不变的平静中,在永不凋零的光芒中,在不容进犯的和平中,他柔和地呼吸着。 - P26
佛陀乔达摩,其形象在悉达多眼中,处于极致的和谐统一状态。“在恒久不变的平静中,在永不凋零的光芒中,在不容进犯的和平中,他柔和地呼吸着。”
您已功德圆满。您已抵达无数婆罗门及婆罗门之子求索之巅峰。您已超拔死亡。您通过探索,求道,通过深观,禅修,通过认知,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!——这就是我的想法,哦,世尊,没人能通过法义得到解脱!哦,世尊佛陀,您从未以言辞或法义宣讲您在证觉成道之际所发生的事!世尊佛陀的法义多教人诸善奉行,诸恶莫作。在明晰又可敬的法义中不包含世尊的历程,那个您独自超越众生的秘密。这就是我在聆听法义时思考和认识的。这就是我为何要继续我的求道之路——并非去寻找更好的法义,我知道它并不存在——而是为摆脱所有圣贤及法义,独自去实现我的目标,或者去幻灭。 - P32
虽然悉达多被佛陀的形象、气场折服,但它认为直接向佛陀学习、熟读其法义,并不能参透阿特曼。“没人能通过法义得到解脱”。因为法义没有、也无法“宣讲您在证觉成道之际所发生的事”。智慧、体验,无法通过语言直接传播,需要亲历。所以“这就是我为何要继续我的求道之路”。
觉醒
这位漫步的思考者自问:“你原先打算从法义里,从师父处学到什么?你学了很多,却无法真正学到的又是什么?”他最终发现:“答案是‘我’。我要学的即是‘我’的意义及本质。‘我’,是我要摆脱、要制胜的东西。‘我’,却是我无法制胜,只能欺罔、逃遁,只能隐藏的东西。当真!世上再没什么别的,像我的‘我’这样让我费解。是‘我’,这个谜,让我活着,让我有别于他人,让我成为悉达多!在世上,我最一无所知的莫过于‘我’,莫过于悉达多!” - P36
在做沙门时,悉达多认为,去除“我”,把我“消亡”,阿特曼自会显现。而今经过多年的沙门练习,他认为这是一种自我逃避,此时应该深入“我”,才能了解“我”。
我要拜自己为师。我要认识自己,认识神秘的悉达多。 - P37
预示着接下来将要深入体验做婆罗门、做沙门时被抛弃的、试图扼杀的感性自我。
迦摩罗
…悉达多顿感热血沸腾。此刻,梦境再次袭来,他朝妇人俯下身去,亲吻她乳房上褐色的乳头。抬起头时,他看见妇人焦渴地微笑着,满是企盼的双眼细若游丝。 悉达多感到自己的渴望和涌动的性欲。他至今尚未碰过女人。
在准备伸手去握住妇人时,他迟疑片刻。就在这一刻,他听见内心颤抖的声音说“不”。顿时,年轻妇人微笑的脸失去了全部魅力。她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只目光迷离的发情母兽。他亲切地抚摸了她的脸颊,随后移步离开这位失望的妇人,健步踏入竹。 –P47
在离开沙门,探寻“我”的路上,悉达多遇到了色诱自己的村妇。然而,多年沙门经验所习惯的理性,制止了他的后续行为。
尘世间
悉达多遇上了名妓迦摩罗,博得了她的信任,并时常同她行云雨之事,探索自己的感官世界。
有一次,他对她说:“你就像我。你跟大多数人不同。你是迦摩罗,不是别人。你随时可抵达内心安静庇护的一隅,如同回家。我亦如此。只有少数人才有这样的内心,尽管人人都可习得。”
迦摩施瓦弥聪明如我,但他心中没有这安静庇护的一隅。其他人内心虽有,但才智却如孩童。大多数人,迦摩罗,仿佛一片落叶,在空中翻滚、飘摇,最后踉跄着归于尘土。有的人,极少数,如同天际之星,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。没有风能动摇他,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。在我认识的沙门和贤士中,有一位即是如此。他是一位功德圆满的觉者,我永远不会忘记。他就是乔达摩,世尊佛陀,那位宣法之人。每天有上千徒众听他宣法,追随他的脚步。但这些徒众却如同落叶,内心没有自己的教义和律法。” - P67~68
迦摩罗虽沦落尘世,却有慧根,悉达多从其身上不仅学到了性爱,还找到了灵魂深处的共鸣。这种难得的共鸣,让他想起了佛陀乔达摩。
悉达多认为,有慧根的人,即有一颗随时可以抵达深处的内心,有成熟的才智。而不是如从中的信徒般,“内心没有自己的教义和律法”,不知道自己内心的使命。
轮回
讲述了悉达多和商人学会了赚钱、酗酒、沾花惹草,这种享乐主义在本章节达到了顶峰 - 悉达多发现,为了欢愉他需要花更多的钱、喝更多的酒、睡更多的女人,玩乐是个深渊,欲望永远无法满足,每天醒来感觉生活都是一场空。于是他逃离了豪宅,离开了迦摩罗。
在河边
逃离后,悉达多痛苦地想自杀,最后被救活。活过来后,他有了如下感悟。
现在悉达多也明白,为何他作为婆罗门和忏悔者时,曾徒然地与自我苦斗。是太多知识阻碍了他。太多神圣诗篇、祭祀礼仪,太多苦修,太多作为与挣扎!他曾骄傲、聪敏、热切,总是先行一步,总是无所不知,充满智慧,神圣贤明。他的“我”在他的圣徒气质中、傲慢中、精神性中隐藏起来。在他自以为用斋戒和忏悔能扼杀“我”时,“我”却盘踞生长着。
于是他终于清楚,任何学问也不能让他获得救赎,他该听从内心的秘密之音。为此他不得不步入尘世,迷失在欲望和权力、女人和金钱中,成为商人、赌徒、酒鬼和财迷,直至圣徒和沙门在他心中死去。他不得不继续那不堪的岁月,承受厌恶、空虚,承受沉闷而毫无意义的生活,直至他最终陷入苦涩的绝望,直至荒淫且利欲熏心的悉达多死去。他死了。一个新的悉达多从睡眠中苏醒。这个新生的悉达多也将衰老,死去。悉达多将消逝。一切有形之物都将消逝。可今天他还年轻,还是个孩子。今天,他是快乐崭新的悉达多。- P89
以前作为婆罗门、沙门,悉达多总是扼杀感官我,却不成功。如今他发现,只有去亲历感官我,才能真正体验它、了解它、从而掌控它、摆脱它。只有亲历,才能体验,才能获得智慧,而非斋戒、忏悔、阅读教义。体验是不能传播的。
这里还能留意到,悉达多开始透露对时间的看法,这是后面故事高潮试图传达的重点。“一个新的悉达多从睡眠中苏醒。这个新生的悉达多也将衰老,死去。悉达多将消逝。一切有形之物都将消逝。” 时间,是相对于三维空间的四维存在,由三维空间运动形成,人类囿于三维动物本质,而难以察觉时间。时间的道理,后文将以河水等众多意象隐喻。
以前的悉达多,懂得斋戒、忏悔,不懂得身体的欲望。如今的悉达多,明白了身体中的感官我,掌握了感受、欲望,并摆脱了它们。现在的悉达多是一个崭新的悉达多,因此“悉达多将消逝。一切有形之物都将消逝。”
但不管是只懂克制欲望的悉达多,还是当下摆脱欲望的悉达多,都是悉达多,本质上悉达多又不受时间影响,“一个新的悉达多从睡眠中苏醒。”
自杀醒悟后,悉达多概括了过去的行为,并悄然指明了此后的探索方向-抛弃时间。
船夫
悉达多决定和渡人过河的船夫一同生活,与他一起向广袤的、永恒流动的河水学习。
“你,”一天,悉达多问瓦稣迪瓦,“你也跟河水悟出‘时间并不存在’这一秘密吗?” 瓦稣迪瓦现出明朗的微笑。
“是的,悉达多。”他道,“你的意思是,河水无处不在。无论在源头、河口、瀑布、船埠,还是在湍流中、大海里、山涧中。对于河水来说只有当下。既没有过去的影子,也没有未来的影子?”
“是的。”悉达多道,“我领悟到这个道理后,认出我的生活也是一条河。这条河用幻象,而非现实,隔开少年悉达多、成年悉达多和老年悉达多。悉达多的前世并非过去,死亡和重归梵天亦并非未来。没有过去,没有未来。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。”
悉达多醉心地讲着,这番领悟让他深感幸福。哦,难道不是时间令人痛苦?难道不是时间折磨人,令人恐惧?人一旦战胜时间,放逐时间,一切世上的苦难与仇恨不就被战胜,被放逐了?他醉心地讲着,瓦稣迪瓦则微笑着点头赞许。他轻抚悉达多的肩膀,接着去继续劳作。 - P96~97
这里,悉达多从河水联系到自身,又生起了时间不存在的共鸣。“河水无处不在。无论在源头、河口、瀑布、船埠,还是在湍流中、大海里、山涧中。” 就好像婆罗门时的悉达多,还是现在摆脱欲望的船夫悉达多,都是悉达多,悉达多的本质,贯穿在它整个生命过程中。因此,“悉达多的前世并非过去,死亡和重归梵天亦并非未来。没有过去,没有未来。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。”
上文中,悉达多以自身经历隐喻时间,说明从四维角度反观三维世界,一切都是静止的。悉达多一直都是悉达多。
有了这样的认识后,悉达多认为,每个阶段都应该是深入亲历当下。小时候就享受童真,而非作为婆罗门,试图通过遏制感官我,找寻阿特曼,因为阿特曼就在当下。长大了,就深入经历赚钱、做爱的当下。每个时间都是真实的自己,接受当下真实的自己,就接近了阿特曼,就不会产生与当下不匹配的欲望,从而痛苦。“难道不是时间令人痛苦?难道不是时间折磨人,令人恐惧?人一旦战胜时间,放逐时间,一切世上的苦难与仇恨不就被战胜,被放逐了?”
儿子
迦摩罗给悉达多生了一个儿子。在渡河时,迦摩罗意外身亡,留下从小娇生惯养的儿子,和悉达多、船夫过着贫穷的生活。儿子很不适应,天天打闹。悉达多企图教化儿子,但他自身深知儿子不可能通过教化成长,但身为父亲的疼爱让他无法放手,这种矛盾让悉达多痛苦,于是向船夫倾诉。
船夫绽放笑容。他温柔地抚摩悉达多的臂膀:“朋友,去问河水吧!你听,它在发笑!你果真相信,你的蠢行,能免除他的蠢行?难道你通过教育、祈祷和劝诫,能保他免于轮回?亲爱的,你曾对我讲过引人深思的婆罗门之子悉达多的故事,难道你完全忘记了?是谁保护沙门悉达多免于罪孽、贪婪和愚昧?是他父亲的虔诚,老师的规劝,还是他自己的学识和求索?人独自行过生命,蒙受玷污,承担罪过,痛饮苦酒,寻觅出路。难道有人曾被父亲或老师一路庇护?亲爱的,你相信有人能避开这道路?或许小悉达多能,因为你爱他,你愿意保他免于苦难和失望?但是就算你替他舍命十次,恐怕也不能扭转他命运的一丝一毫!” - P107
可见,体验、真理不能传播的主旨贯穿全文。
他切实感到,对儿子盲目的爱,是一种极为人性的激情。它或许就是轮回,是浑沌之泉,黑暗之水。同时他也感到,爱并非毫无价值。它源自天性,是一种必需。爱的欲望该得到哺育,痛苦该去品尝,蠢行该去实践。 - P109
悉达多在儿子身上,体验到了最后一种感受和欲望,亲子之爱。爱,也和贪婪、性欲一样,需要去经历,才能了解和掌控。因此,这对悉达多而言,也是一项新的修行。
唵
悉达多最终接受了儿子的逃跑,生活又回到了和船夫的二人世界。对于失去儿子,悉达多感到痛苦,而痛苦让他领悟。
如今,他待人比从前少了聪明、傲慢,多了亲切、好奇、关心。如今,他见到那些常客——孩童般的世人,商人、兵士、妇人,不再感到陌生:他理解他们。理解并同情他们不是由思想和理智,而是由冲动和欲望掌管的生活。他感同身受……世人和学者、思想者相比应有尽有,除了唯一微不足道的东西:自觉。对生命整体的自觉思考。时常,悉达多甚至怀疑自觉的价值被高估,或许它只是思想者的天真。思想者只是思想的孩童般的世人而已。其他方面,世人和智者不仅不相上下,反而时常考虑得更深远。就如同动物在必要时强劲决绝的作为,往往胜于人类。 - P115
智者与常人的区别就是拥有自觉,即从第三方角度审视自己生活的自省能力。
但即便如此,智者依然需要通过经历、感受“由冲动和欲望掌管的生活”来充分获得体验,从而利用“自觉”总结生活,产生智慧。但自觉会带来痛苦,因为很容易通过自察,就发现当下的不足,从而焦虑。为什么傻人有傻福?因为他们没有自觉,从而不会因为过多的自省,而发现内心欲望和现实的冲突。
那么自觉的智者应该如何克服随之而来的痛苦呢?
究竟什么是智慧?什么是他的目标?不过是在生命中的每个瞬间,能圆融统一地思考,能感受并融入这种统一的灵魂的准备,一种能力,一种秘密的艺术。这种认知在悉达多头脑中繁盛,又反映在瓦稣迪瓦苍老的童颜上:和谐、喜悦、统一,对永恒圆融世界的学识。 - P115
既然不论如何都要去经历,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“超脱”的欲望,不要刻意去追求智慧。如果有智慧的话,那就是“在生命中的每个瞬间”,只需经历当下,因为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属于你,都有对应的收获。就像一条河,不停地流动,在源头,在溪涧,在大海,虽然形态各异,但都属于河。这就是“能圆融统一地思考,能感受并融入这种统一的灵魂的准备”。
上文中,悉达多以河流隐喻时间,河流从源头汇至大海,虽然在三维空间上看,河流确实运动变化了,但从长时间周期(四维角度)看,河流依然是河流,悉达多仍是悉达多。
有了这样的认知以后:
此刻,悉达多不再与命运搏斗,不再与意志作对。他的痛苦已然止息,他的脸上盛放喜悦。他认知了完满,赞同事件之河,赞同生活的奔流,满是同情,满是喜悦,顺流而行,融入统一。 - P120
乔文达
此时,悉达多以外遇见童年的好伙伴乔文达,并开启了具有升华意义的对话。
“一个探求之人,”悉达多道,“往往只关注探求的事物。他一无所获,一无所纳。因为他一心想着探求,被目的左右。探求意味着拥有目标。而发现则意味自由、敞开、全无目的。可敬的人,你或许确实是位探索者。但你却因努力追求目标,而错过了些眼前事物。” - P122
回想悉达多的灵性之旅,从开始一心寻找阿特曼,不断抑制感官我,实则离阿特曼越来越远。一个只懂盯着锁头的人是不可能把锁打开的,只有懂得找钥匙的人,才能开锁。
接下来是全书的高潮。
“我并未说笑。我说的是我的认知。知识可以分享,智慧无法分享,它可以被发现,被体验。智慧令人安详,智慧创造奇迹,但人们无法言说和传授智慧。这是我年轻时发现,并离开老师们的原因。我有一个想法,乔文达,你又会以为是我的玩笑或痴愚,但它是我最好的考量:真的反面同样真实!也就是说,只有片面的真才得以以言辞彰显。可以思想和言说的一切都是片面的,是局部,都缺乏整体、完满、统一。世尊乔达摩在宣法和谈论世界时,不得不将世界分为轮回和涅槃、幻象和真相、苦与救赎。宣法之人别无他途,而我们周围和内在的世界却从未沦于片面。尚无一人,尚无一事,完全轮回或彻底涅槃。尚无一人绝对神圣或绝对罪孽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我们受制于幻象,相信时间真实存在。时间并不真实存在,乔文达,我时有感悟。而如果时间并非实在,世界与永恒、苦难与极乐、善与恶的界限亦皆为幻象。” - P124
此处明确地说明,“知识可以分享,智慧无法分享”,“人们无法言说和传授智慧”。
同时,阐述了另一辩证统一的阴阳二元哲学观“真的反面同样真实”。正如不管是理性我,还是感官我,都是智慧我。智慧不是完全抑制欲望和感受,也不是完全沉浸于欲望和感受。有真必有假,有感性必有理性,世间任何一物,都具有两面性,阴阳、有无,在任何一物上达到和谐统一。
所以,教义无法传达宗旨。因为“只有片面的真才得以以言辞彰显。可以思想和言说的一切都是片面的,是局部,都缺乏整体、完满、统一。” 当言语把一物的一面表达出来了,必然有另一面被遗漏。
就像一个房间,有作为外围的墙,有桌椅,但同时很重要的,是存在于墙、桌椅等事物之间的虚无空间,这些有与无,共同构成房间这一物。
同时,悉达多明确表达了对时间的看法,“时间并不真实存在,乔文达,我时有感悟。而如果时间并非实在,世界与永恒、苦难与极乐、善与恶的界限亦皆为幻象。”
这在后面举了具体的例子:
“听好,亲爱的。你听好!罪人。我是罪人,你是罪人。但罪人终将成为梵天,证悟涅槃,得以成佛。只是,这‘终将’乃为幻象。仅是譬喻!罪人并未走在成佛之路上,他并未处于发展中——尽管我们的思维认为其处于发展中,无法具备其他想象。不,在罪人身上,现在和今天的他即是未来的佛。他的未来已然存在。你须将罪人、你自己和一切人,尊为将成之佛、可能之佛、隐匿之佛。
乔文达,我的朋友,世界并非不圆满。世界并非徐缓地行进在通向圆满之路:不,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。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,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老人,所有新生儿身上都栖息亡者,所有将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。没人能看清他者的道路。强盗和赌徒的路或许通向佛陀,婆罗门的路或许通往强盗。在最深的禅定中存在这种可能:时间被终结,人视过往、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为同时。这时,一切皆为善、圆满和梵天。因此在我看来,世间存在的一切皆好。在我看来,死如同生,罪孽犹如神圣,聪明等同愚蠢。一切皆有定数,一切只需我的赞赏、顺从和爱的默许。这样于我有益,只会促进我,从不伤害我。
我听便灵魂与肉体的安排,去经历罪孽,追逐肉欲和财富,去贪慕虚荣,以陷入最羞耻的绝望,以学会放弃挣扎,学会热爱世界。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,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,而是接受这个世界,爱它,属于它。——哦,乔文达,这就是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。” - P125
这里,“你须将罪人、你自己和一切人,尊为将成之佛、可能之佛、隐匿之佛。”,和船夫章节中的“河水无处不在。无论在源头、河口、瀑布、船埠,还是在湍流中、大海里、山涧中。” ,乃同一意思。 当抛弃时间,每一个当下,都是本身。
这时,你就不必因处于“将成之佛”,而苦恼于自己未成佛。你就不必因自己年轻经历未全,而苦恼没有获得足够智慧,从而有目的地去追寻而不得。从而活在当下,“听便灵魂与肉体的安排,去经历罪孽,追逐肉欲和财富,去贪慕虚荣,以陷入最羞耻的绝望,以学会放弃挣扎,学会热爱世界。”
“这个,”他摆弄着,“是一块石头。一段时间后,它或许成为土,生出植物,变成动物,变成人。
过去我会说,它不过是块石头,毫无价值,属于幻象世界。或许它在进化轮回中变成人或鬼,那么我赋予它价值。过去我这么想。但今天我却想,这块石头就是石头。它也是动物,是神,是佛。我不会因它终将变为这个或那个而敬爱它,而会因为它一直是石头——正因为它是石头——今天和现在出现在我面前的石头而爱它。
看到它每条纹理中,每道沟渠中,黄色、灰色中,坚硬中,我敲击它发出的声音中,它表面的干燥和潮湿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。有些石头如油如皂,有些像叶似沙,每块石头都不同,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念诵着‘唵’。每块石头都是梵天,但同时,它又确实是石头。油腻,光滑。恰恰是这些让我欢喜,感到惊奇,产生崇敬——但我不想继续言说。对于隐匿的意义来说,言语无益。它总在言说中歪曲,变异,变蠢——是,即便这一点也极好,令我欢喜。一个人的宝藏与智慧,在他人听来却是愚痴,连这我也认同。” - P126
这里继续举了石头的轮回作为例子,以说明每一个状态都是本真,从而我们应该热爱、深刻经历每一个当下。痛苦是阿特曼、快乐也是阿特曼。
故事总结
这是一个讲述悉达多灵性探索的故事。作为优秀的婆罗门弟子,悉达多走出舒适圈,主动追寻阿特曼,成为沙门中的佼佼者,学会压抑欲望,掌握了斋戒、等待和思考后,从长老身上看到长此以往,也不可能发现真理“阿特曼”。于是,他放弃压抑欲望,充分探索情欲、贪欲后,沦落至自杀未遂的惨境。被救起后,从充满大爱的船夫、从不息的河流、从逃离的儿子身上、再回想起之前遇到的佛陀释伽牟尼,确定了智慧只能从亲历中领悟的道理,参透了时间并不存在的真相,从变化的万物实则是同一物的视角,建立起永恒统一的辩证世界观,指导自己应该亲历、体会每一个当下,完成每个当下该做的事,从而避免了无法获得超越当下的真理而产生的痛苦,因为每一刻的自己都是佛,都是梵天,都是阿特曼。
简论体验和知识
你告诉小朋友,两点之间直线最短,他就学会了,这是知识。你告诉小朋友,要注意身体健康,他根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,一样热爱吃雪糕和糖果,不爱吃饭– 因为 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不是知识, 是道理、是体验。体验传播的唯一方式,就是亲历体验。一个对生病有深刻经历的人,才会真心关注健康。
听过了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,不是因为一个人笨;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,不是因为一个人冷漠;而是因为道理、感受,都是体验,它不能直接传播。
因此,悉达多很早就悟出,不可能通过阅读教义,就参透智慧,必须去亲历,去修行。去做一无所有的沙门,与名妓陷进风里云里,和巨商挥霍钱财,有了这些经历,才成就了最后通达超脱的悉达多。
快乐自我的阴阳之道
诺奖获得者卡尼曼著名的实验说明了体验的峰终率(peak-end rule)。通过肠镜治疗病人的对照实验分析,发现下图中,虽然A类型病人治疗时长,是B类型病人的一半,但A类型病人认为治疗过程的痛苦程度更高。这说明我们的事后评价,受一件事情的最终感受和最强烈感受的影响很大,即峰终率(这里不详细说明实验了)。
此经典实验意味深处,我们的评价体系或可分为两部分。第一是长时间尺度的、基于记忆的评价,称之为“叙事自我”,其评价取决于峰终率。第二种是短时间尺度的、基于当下感受的评价,我们称之为“体验自我”。这两种自我会交替掌控我们的大脑,并产生做某件事情的动力,赋予某件事情以意义。
感官我
当体验自我占上风时,我们会追寻感官满足。比如在觉醒章节,悉达多认为过去一直在摆脱“我”,现在应该是追寻“我”,了解自己。这里的“我”,就是感官我。于是,他开始与名妓迦摩罗周旋,与商人在纸醉金迷生活中沉沦。
而让体验自我得到充分满足的事情,通常不会让叙事自我满足。做完了很多爱,花光了很多钱,悉达多却觉得空虚而无意义。
当代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观体验是衡量一切的标准,让我们从叙事自我的价值束缚中解放出来。这既是解放,也是危机。过分强调享受,则易于沉沦,一蹶不振。
意义我
反之,让意义我得到充分满足的事情,在做的过程中,体验自我通常并不满足。考试得到高分,是令人振奋的,但学习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。可以想见,任何让叙事自我满足的成就,过程都不会是简单的,必然会经历挫折,也就是说,体验自我的感受是不好的。
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经常互相羡慕。就像成绩好的乖小孩,羡慕顽皮小孩;而顽皮小孩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。
但因为我们通常认为,是过去、是经历构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,我们时时会反思过去,从而倾向于用叙事自我评价自己。因此,为了实现自认的生活意义,人们通常牺牲快乐,换取成就。
每个人认为的生活意义,是不是正确的、自己真正最想要的,是牺牲体验自我、实现叙事自我的危险之处。比如,悉达多认为有阿特曼,于是牺牲体验自我,成为沙门,孜孜追求,最后发现这个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。
如何达到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的统一,便是实现人生快乐和满足的核心问题。接下来,我将根于二我论,结合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,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的心流理论,与黑塞在本书传达的道理,给出此核心问题的答案。
心流
心流,是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提出的重要心理学概念,指一种将个人精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,它有四个特征:
- 自动运转:事情做起来顺手不需多加思考,身体自动发挥。
- 时间流逝:处于心流状态中,不会在意时间的流逝,直到回到正常状态后,才会注意到已经过了多长时间。
- 不觉他物:专注投入事物之中,导致不易察觉像是饥饿、手机震动等感觉与刺激。
- 感到愉悦:在事情完成后,感受到愉悦、满足、成就感等正向情绪。
(以上来自维基百科)
结合本文语境,我对心流的解读是,通过中等时间尺度(小时)内,从事一种能让体验自我消逝的事情,达到叙事自我视角的满足体验。比如,运动员完成难度恰到好处的训练,在训练中可以达到自动运转、时间不经意流逝,训练完成后技能提升,叙事自我感到愉悦。如果训练难度过于简单,就会出神分心;过难,就难以自动运转,达到高度沉浸的状态。这个训练过程,就是心流时刻。
在这个中等时间尺度内(通常是小时),通过心流状态,人们就达到了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的某种统一。在心流中,体验自我消失;心流结束后,叙事自我开始得出正面评价,从而避免了从事有意义之事的同时,对体验自我的牺牲。
心流理论,是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作为积极心理学派创始人,对人们如何获得快乐的重要贡献,开创性地指出了一种统一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的科学方法。
悉达多的觉悟
在本书中,悉达多发现的智慧,一是抛弃时间,二是真的反面同样真实。
在最深的禅定中存在这种可能:时间被终结,人视过往、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为同时。这时,一切皆为善、圆满和梵天。
真的反面同样真实!也就是说,只有片面的真才得以以言辞彰显。可以思想和言说的一切都是片面的,是局部,都缺乏整体、完满、统一。
悉达多认为,要抛弃叙事自我,即时间不存在。过往、当下和未来,都是同时,这样一来,叙事自我就失去了评价过去的根基。
怎么理解抛弃时间呢?其实这和接纳时间是一个意思,这也是为什么说黑塞很像东方作家,其作品充满阴阳转化的辩证思想。上文已经说过,从长时间尺度试想,儿时的我、年青的我、老年的我,不都是我吗?婆罗门和沙门时,无知而清醒的悉达多,和迦摩罗做爱时,沉沦的悉达多,最后在河边觉悟的悉达多,不都是悉达多吗?因此,虽然形式随时间变化,但本质没有。
从长时间尺度看,我们、任一事物,都在不断变化,阿特曼、本真蕴含在变化之中。作为婆罗门,叙事自我视角的悉达多是无知的;而作为船夫,叙事自我的悉达多是超脱智慧的。但,两者都是悉达多本人,因此随着时间变化,叙事自我的评价就失去意义,从而,从长时间尺度来看,变得没有必要。
因此,悉达多认为,应该抛弃时间,抛弃叙事自我。
此时,还剩下体验自我,而体验自我视角的一大难题,就是其既会经历快乐,也会经历痛苦,那么我们要怎么面对必经的痛苦呢。悉达多的解决之道是,“真的反面同样真实”,本质是二元的辩证哲学观,即任何一物都由正反、阴阳构成,不能只取其一。快乐和痛苦相辅相成,都构成真实和智慧。因此,我们应该抱着对快乐的虔诚,去经历痛苦。没有痛苦,就没有快乐;不懂得面对痛苦,也不会懂得享受快乐。
他切实感到,对儿子盲目的爱,是一种极为人性的激情。它或许就是轮回,是浑沌之泉,黑暗之水。同时他也感到,爱并非毫无价值。它源自天性,是一种必需。爱的欲望该得到哺育,痛苦该去品尝,蠢行该去实践。
正如悉达多从儿子、从迦摩罗身上学到的那样。不经历对儿子自私的爱,就不懂得理解世人的无私大爱;不在名妓身上沉沦,就不懂得思考斋戒的意义。这些痛苦和沉沦若不经历,就没有今天的悉达多。因此,不管发生什么,我们都把握当下,深入到生活中,去经历和体验,不问结果,而结果自来。
这时,我们得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论,抛弃叙事自我后,叙事自我追求的评价,又随之而来。
圆融之路
黑塞借悉达多的一生,告诉我们长时间尺度下,如何获得满足。而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则指出了中等时间尺度的高峰体验-心流,是快乐的真谛。在我们追逐快乐与智慧之路上, 将两位大师的发现相结合,一条适合每个人的大道涌现。
在日常生活中,每天试图构建自己专属的心流时刻。找到合适难度的事情,沉浸其中,获得小时尺度的意义和满足,保障生活的微观快乐。
从人生的长时间尺度中,放弃叙事自我,也就放弃了焦虑,而专注于当下,去经历当前的年龄、人生阶段该经历的所有,怀着一样的心情面对好运和苦难,随着时间推移,叙事自我的意义和满足会自然而来。
此处,我们不妨在此回忆悉达多从河水中获得的感悟。
每个阶段都应该是深入亲历当下。小时候就享受童真,而非作为婆罗门,试图通过遏制感官我,找寻阿特曼,因为阿特曼就在当下。长大了,就深入经历赚钱、做爱的当下。每个时间都是真实的自己,接受当下真实的自己,就接近了阿特曼,就不会产生与当下不匹配的欲望,从而痛苦。“难道不是时间令人痛苦?难道不是时间折磨人,令人恐惧?人一旦战胜时间,放逐时间,一切世上的苦难与仇恨不就被战胜,被放逐了?”
从而,在构建的每日心流时刻中,在“真的反面同样真实的”智慧加持下,我们便获得了能够穿越时空的人生奥义。
References
黑塞. (2017). 悉达多. 天津人民出版社.
尤瓦尔·赫拉利. (2017). 未来简史. 中信出版社.
李晓煦. (2017). 三生有幸. 工人出版社.
Kahneman, D., Wakker, P. P., & Sarin, R. (1997). Back to Bentham? Explorations of experienced utility.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, 112(2), 375-406.